這本書的扉頁,有段開場白,
很讓當時年少的我熱血沸騰,那句話是:
「我們之所以存在,全靠那些記住我們的人。」
一九七八年的時候,你幾歲?那年我滿十五,剛剛國中畢業,百無聊賴,
不知要不要繼續唸書,或是要終日無所事事的鬼混。也不知如果要升學的話,
要唸五專、普通高中、或是學得一技之長的職業學校。
什麼都想不出來的那年夏天,我騎著剛買來的五十CC輕型摩托車,
來到了每個月至少必逛一趟的高雄六合路的某舊書攤。
這攤某舊書店,除了兼賣黃色書刊外,也賣些被禁的政治書刊和部分奇異的文藝書刊。
那一陣子,可能是因為老爸送我一台塑膠全自動相機的緣故,
到了六合路的這家舊書攤,總會不由自主的特別注意
跟拍照攝影有關的書,就這樣,
我發現了已經過期好多個月的《生活筆記》
這本有照片又有年曆又有短文的有趣本子。
首先,我用定價NT.60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二十塊台幣買了這本書。
另外,我很被封面那張貼得很近戴著黑帽子的老先生的照片吸引。
翻過有點褪色的藍色蝴蝶頁後,跳過工作人員名單後,
我們會稍稍在兩張算命攤常見的『女面痣圖』和『男面痣圖』的兩頁臉譜上稍稍停留。
但在這幾頁之前,有段開場白,很讓當時年少的我熱血沸騰,
那話是:「我們之所以存在,全靠那些記住我們的人。」
在一月二十一日星期六到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四的這個跨頁,
主編張照堂是如此這般安排的;
左頁:一張小學生捏著被打死的黑老鼠的照片,
小學生有尷尬而清純的笑,照片下頭擺了一行字:
『紐約有一位婦人養了二五三隻貓,八里有一位學童打了一隻老鼠……』
右頁:除了陰陽日期、星期假日之外,就只有一月二十四日:『尾牙』的一行筆記,
筆記提醒大家--『尾牙,不要對著雞頭』。
有些照片加上註解後,很容易就讓憂鬱的少年少女發愁起來。
譬如有張也是張照堂老哥拍的照片,三個小男孩騎在牛背上,
背景是水田的桃園復興鄉拍到的畫面,
下面配得一段激動的旅愁:『有些景象是一縱即逝的。
就像你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移動的風景,無意中看到一幅畫面,卻無法下車。
在往後的日子中,你極力去回憶那一瞥的印象,卻顯得模糊而遙遠。
那三個坐在牛身上的小孩,他們的臉和你一瞥之過後就永遠告退了,
唯一的方法是從噴持中的窗子跳出去,留住那個畫面,再搭下一班車子。』
我也曾經在房間裡貼上影印放大後,也還是張先生拍的照片,
一個萬華老人茶店的跑堂的笑容和一段話:
『人應該努力設法避免痛苦,而不是積極的追求快樂,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東西。』
另有一張叫李瑋珉的人拍的送葬行列的直照片也讓我深刻牢記,
主編在照片下配了一行字:『陽光下的告別式,流淚之外,還得流汗……』
有一張一九七七年五月廿二日下午兩點在華西街,由雷驤拍到的妓女戶照片,
很有那年代的淫晦滋味,尤其下頭配了七等生小說的句子:
『「過來,」女子說。「我將過去。」青年說,青年爬上四床,鑽進被單裡。』
另外,後來被奚淞兩度刻成木版畫以及
被雲門舞集當作佈景的『六大人兩小孩一隻猴子』的照片
配上『煙酒歌』的三段歌詞,也值得拍手,可惜這張佳作照片的作者不詳。
最後一張照片還是張照堂拍的,是一個沉睡的嬰兒,
蓋著傳統印花布睡在籐床上的安詳容顏,下面的字很適合結束:
『請你仔細看著他,但不要吵醒他……他是結束以後的重新開始,他是我們明天的希望。』
這本《生活筆記》,很有可能,動搖了我原本想當個畫家的心情,
變節的拍起了照片,而且還開了兩次攝影展,有好幾年甚至還靠照相活了下來……。
84/3 皇冠雜誌 493期 - [暖色調] 一九七八年的 《生活筆記》- 陳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