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散文筆記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筆記張愛玲 張姐自己設計的封面。
))張姐自己設計的封面,還有他的簽名。
◎陳輝龍

        1

  張愛玲非常有名,尤其在台灣,恐怕大多數的文藝青年都認得她。因為連我這種學
生時代不太「文藝」的青年都認得她了,可見,她非常有名。

  她死了。

  很轟動,在台灣,很少很少作家的死訊,可以上這麼多報紙版面,被這樣多的電視
報導的。甚至我聽到這事的時候,是聽電台放送得知的。那時正在一個客戶的家裡談一
個非常商業非常投機的小生意。

  聽到收音機,我略略吃了一驚,分神剎那脫口說:「咦,張愛玲竟然死了?」

  客戶朋友尷尬的回答道:她不是很年輕嗎?

  顯然,不認得她的人還多得很。


        2

  前幾年有個朋友跟我開玩笑:「張愛玲大概是你唯一提到而且還活得好好的作家。


  雖然現在她也成過去,但她的句子和創造故事的方法,仍然讓我驚嘆。

  「我喜歡聽市聲。比我較有詩意的人在枕上聽松濤、聽海嘯,我是非得聽見電車響
才睡得著覺的。」
以上這句話被引來用來插在我一篇談專業逛街者的雜文裡,為了證明
愛玲姐是個專業逛街者,冒昧挪用了。

  另外,有一次有個出版商逼我湊一篇六百字左右的雜文談影響或改變一生的一句或
一段話,我無可奈何的又冒昧挪用了愛玲姐的另一句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
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

  這句話非常強,困難度很高,因為同時她的語氣也很溫柔,雖然這句話的力量很強



        3

  民國女子。張愛玲的才子愛人胡蘭成這樣稱呼她。

  我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容易熱血的青少年,現在還可以回憶當時閱讀的沸點心
情。

  這篇長文章從胡先生怎樣追愛玲姐開始寫,寫到分手前,裡頭的女主角的性情種種
,讓人看到張愛玲的人間真相,原來是這樣可愛和歡喜。不像她暢銷小說裡的苦女人和
酷女人。

  這篇叫〈民國女子〉的懷舊情人日記裡,有一段回憶:但她想不到會遇見我。我已
有妻室,她並不在意。再或我有許多女友,乃至挾妓遊玩,她亦不會喫醋。她倒是願意
世上的女子都歡喜我。而她與我是即使不常在一起,相隔亦只如我一人在房裡,而她則
去廚下取茶。

  胡先生和張小姐的故事的確是一種有氣質的故事,雖然他倆聚日不多,但看胡蘭成
寫張愛玲,卻真的會使人心動,縱使已經不是發育期的青少年了。

  另一段描述張愛玲常喜歡問他:「你的人是真的麼?你和我這樣在一起是真的麼?
」胡蘭成說張每問必要他答,弄得胡先生又甜又僵。

  她這樣的問話,倒就滿像她小說裡那麼戀愛中的女人會講的語氣。

  他們後來有寫婚書沒有儀式的結婚,那份備忘錄頗值得一抄: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
身,結為夫婦,願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她喜歡在房門外悄悄窺看在房裡的他。曾寫下:他一人坐在沙發上,房裡有金粉金
沙深埋的寧靜,外面風雨淋瑯,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那個時候,胡蘭成因為參與的政治勢力沒落,正在亡命天涯,但他仍然寫了不少好
東西,胡蘭成說張愛玲的功勞最大。

  才子。佳人。

  只能這樣說。


        4

  張愛玲有二篇小說是我特別愛的。

  一篇是〈金鎖記〉。另一篇是〈傾城之戀〉。

  我很喜愛〈金鎖記〉裡陰森森的氣氛以及一個弱女子變成大家長的權力成長經驗,
完全的中國、完全的女人描寫。

  另一篇叫〈傾城之戀〉的,前幾年拍成電影之後,又喚起大家對張派小說的注意,
接連又有幾部。

  不過,除了《傾城之戀》稍「優」之外,其他皆不「優」,而《傾城之戀》這電影
裡,男主角周潤發女主角繆鶱人演技都很棒。但我總覺得發哥太壯了一點,和原著裡的
雅痞男人似乎長得不大一樣,又或者只是讀者的幻覺。

  〈傾城〉裡的人物,是那種殖民地時期的自命不凡的男女。漂亮、風雅、有點做作
、有點玩世不恭,但到了後來他們卻得了個世界上最平凡的家庭生活,平淡到日子只有
柴米油鹽,那位雅痞男主角每天也只能買菜拖地,和他自己本來的想像差了一萬八十倍
以上。

  這種故事讓我心動的是國境裡的異國情調和苟且偷生的狂歡、還有那些自命不凡的
凡人男女們。

  不知道當時〈傾城之戀〉改編成的舞台劇如何?應該是很緊張吧?在演出的時代裡
演出時代故事。


        5

  相信後來不和外界聯絡的張愛玲,一定有很大的寂寞,因為她的回憶如此之豐富精
彩,而後來卻跟失蹤沒兩樣的獨自生活。

  也許,是害怕,因為這樣的年華老去,或許最不能接受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別人。

  而她的作品從二十出頭歲到後來寫的,統統都暢銷,而且長銷,這點就很難了,而
這樣的存在卻是永生,我這樣想。

  想當時的張愛玲也許想到了。


        6

  其實,張愛玲的作品裡,除了文字類的創作外,插畫式的線畫是我也很愛的,有勁
道又有時代感,有種不褪流行的新意,應該有出版商把它們專門出版,即使只是純配圖
式的筆記本,也一定很夠看。

  另外,她自己設計的服裝也精彩,又東風又西風又有張風,有張一九四四年左右拍
的照片就是明證,這照片是張愛玲穿著一件寬得不得了的緞面大襖,照片是由下往上仰
看的,她的臉若有所思的看著右邊,左手和左肩微靠著牆,這照片常被刊登。

  這件大襖的穿法就是她自創的,而且她大約也改了一些配件,並在大襖下穿了薄呢
旗袍,可惜照片上看不到。

  她大半設計的服裝,都有種瀟灑,即使現在有些用東方風設計衣服的服裝名家的作
品,也沒有她好,我這樣覺得。而且不是誇口。

  張愛玲這方面似乎有被她愛的母親影響,她曾提到當她還小她母親就已學會了洋裁
,也常見媽媽車衣服,在張愛玲的《對照記》裡,第廿三頁有張她母親在一九二○年在
北京的花園裡拍的照片,有種貴氣的艷麗,很美,不知身上的洋裝是不是自己做的。


        7

  張愛玲的死亡,被議論著,甚至被猜測著。只不過這些都已成為過去,我好奇地想
像在她闔眼的剎那,她腦子倒帶回憶的事,會不曾覺得大精彩了點?

(※本文原載於《聯合文學》1995年10月號「最後的傳奇張愛玲特輯」。)

swenc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作者:Fish

 

那個夏天,我一頁頁翻閱,

每天從照相簿子發出一頁頁腐潮氣味,

我總想著:照片裡的人物光景便是如此況味罷!

01.jpg

圖:陳輝龍攝影札記,《照相簿子》(英文譯名:Our Corner),台北:東潤出版社,199281日出版首次印刷,普及本、精裝本同時印行。圖為一九八二新店,此書封面。 

–2004-08-01 17:21:58 –

昨天在台北茉莉二手書店,買到一本1992年陳輝龍的《照相簿子》。當年他才24歲,那是他的一本攝影集。 
 
今天一路南下的火車,望著西部幹線沿途去過的小鄉鎮,一路閱讀著當年的他觀景窗裡所看見的世界。不知這個人現在到哪裡去了,在
2004年遇見1992年的他。令我禁不住要想:今天的他看見1992年的自己時,是驕傲的吧? 
 
令人感動到心坎的攝影作品。 
 
坐著西部幹線火車回家,看見郊外
Yamaha工廠的看板上寫著,Touching Your Heart 山葉。動人的事情,永遠不死似的。闔上攝影集,同路人的身影向四方道路散出…

02.jpg

(上圖:一九八五水里--文字:陳輝龍—餘獵人的工作,由濁水溪開始上溯山間追捕各式可供販售之獸類。在山月初昇黃昏色澤之境,一家四口自得的樣態,極引自身的欽羨,稍後又因獵人之導引,使之,得以覓見鳥瞰濁水的廣照立點,除開引路之感激外,最重要的仍是一家四口自得的樣態,教導了自身「好好活著」這件人生頻忘的座右銘語。) 
 
(下圖:一九八二南橫摩天—字:陳輝龍—農族人曾以善獵自豪。此間單眼之顏正是年輕弄獵的彼,與山豬搏擊的戰績。站到相機前之目光與顏情,是種令照相人心悸的氣質。這種氣質在城市消失三十年有餘。)  

03.jpg  

(圖 :燦爛時光劇照-圖從這裡來:) 
04.jpg  
電影《燦爛時光》裡,1977年,馬迪奧在西西里外島邂逅美拉利。馬迪奧問美拉利:妳在尋找祕密嗎?…迪奧說著自己如何探索人的祕密(靈魂內在):「看見那男孩嗎?妳看他的手,充滿信心,強而有力,帽上有徽章,是班上的資優生」「看見那老婦嗎?帶兩只戒指,她是個寡婦,而且很寂寞」…這五分鐘的對話,成為美拉利後來的信仰,關於人的祕密,她所試圖探索的是馬迪奧看見的會是什麼…想知道馬迪奧為什麼告訴她,自己叫做尼古拉,… 敏感纖細的心容易瞥見角落的一聲掉落,儘管它無聲無語,然而,敏感纖細的心也極易感到惴惴不安,縱然在晴朗笑靨如美拉利面前。 

05.jpg

(圖:美拉利,由Maya Sansa飾演,採自這裡) 

陳輝龍的《照相簿子》,我想也是如此透露了他在鄉野間遇見的靈魂秘密,不管他後來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這是原初的他,所瞥見的世事無言之聲。去年(2005年)海棠颱風水災時,這本《照相簿子》泡了水,我還是每天很珍惜地一頁頁撕開,晾陽光,縱使許多頁數因紙板關係已經黏實,撕開早已沾破…還是捨不得扔掉,那個夏天,我一頁頁翻閱,每天從照相簿子發出一頁頁腐潮氣味,我總想著:照片裡的人物光景便是如此況味罷! 
 
《照相簿子》第一頁寫著:送給母親及鍾愛土地的每個人。 
 
1980年代的文藝青年,不管怎麼樣,是包袱也好,至少是背著相機,一路走一路看著和自己不同生活場景的人,努力地想要探索、想要關連起自己和他人的關係。1966年的夏天,《燦爛時光》的尼古拉,去到了挪威,旅費不夠,他得在半途上到木材工廠打工,他在寫回家的家書上說:這裡的女孩子又漂亮又隨和,和家鄉的女孩不一樣,家鄉的女孩很高傲…..他一路旅行,遇到拒絕參加越戰的年輕男孩,遇到離群自成一格的青年男女,到達最北邊通往北極的地方,這些人們都給了他深刻銲鑄的印象。後來他回到水患的家鄉協助圖書館的救援工作…時相對於在課堂上讀著過時教科書的同學,尼古拉覺得自己一點也不浪擲光陰…那年夏天,影響了他們關於人生的決定,那年夏天之後尼古拉選定了「精神醫學」作為職志。 
 
尼古拉在
1966年夏天開始之前的一個考試裡,得到了A,老師給他的理由:因為認為他具有同情心,他說那是作為一個醫生最基本的事情。給予評分老師告訴他,那是他的個人主觀觀點:同情心就是能夠分擔別人的痛苦…迪奧的運氣就沒這麼好了,他讀詩,他遵從自己的意志,卻被宣告不及格。從一開始,馬迪奧到醫院工讀,從他拍攝的喬珍照片裡就看到,他端視喬珍的鏡頭裡有對電擊灼身的痛心…看見美麗修長的那雙手是喬珍的靈魂。在旅途中的雜貨店裡,轉動的點唱機,投幣,哐的一聲,唱片跳上,『誰能』的歌聲響起,喬珍靈動的雙眼,對著馬迪奧微笑,一直到後來,她的走出去、和這個世界重新聯繫起來,也是因為當年倉皇衝動易躁的馬迪奧,所留下的一份禮物。   

只是,那年夏天過後,喬珍被送回精神病院,馬迪奧選擇了另一條極端的路徑安置自己—--遵從紀律。 
 
鍾愛生命的尼古拉和馬迪奧,遵循著各自追求的自由,付出代價。 
 
1966年夏天旅途中,有一幕我相當喜愛,在某個無法繼續走下去的海岸邊,他們背著行囊倒立相互支撐…夏天結束之後,殘酷的人生才正要開展。 
 
《燦爛時光》的角色們扣緊了義大利政治經濟影響所及日常生活的一切。他們長大成人,進入社會,時代的脈動帶著他們動盪浮沈,他們遇見別人,延續家族的記憶,幽微不決的選擇仍時時在一扇門後面等著他們去做決定。
1966年,1977年,1980年,1992年,…這樣一直走下去。很久以前某個花亮的的陽光下,賣西班牙橙的小販和某個女孩在甘寶市場相遇:「你這橙真是從西班牙來的嗎?」「妳難道沒聽見西班牙的響板樂聲嗎?」說時即在大街上舞動起響板來了,尼古拉問母親:那時妳如何反應?母親回答說:我買了橙,並且嫁給了他。那響板的樂聲似乎一直拍打下去…因人們的離逝而消失。 
 
2006224日我終於在舊書店裡又遇見了《照相簿子》,沒有水漬的,乾淨,幾乎是全新,平裝,我一直知道我有一天會再擁有這樣一本未曾消逝的1980年代,他們全部都留在照相本子裡頭了。 
 
《照相簿子》的序:(P.2) 
 
「…翻閱著這本在80年代就已經編輯好的『照相簿子』,竟然會覺得陌生,甚至有點不好意思。換句話說,我簡直難以相信,那個曾經花耗十年的光陰在這個島上旅行、筆記、照相的青年,竟然會是我自己。會是一個現在終日忙於在這個城市追逐銀兩與數字的商人。 
如夢一場。

……

曾經的我,拍過的這些照片,寫過這樣多滯澀的筆記,走過這樣多的荒僻地帶,真的是場夢吧。 
但,所有在這本冊子裡出現的每一段話,每一張照片,卻又以一種和『夢』完全相反的詭譎現實張力,給身在
90年代的我們一種沈默的提醒,提醒那個剛剛才過去的80年代,竟是如此這般地溫暖,如此這般地色調分明。 
 
是的,這本『遲到』很久的書,也提醒了我想起許許多多的事,譬如:那個年代的我,曾經夢想過的一間機能完全的暗房;可以有一部性能好的車,可以在全島進行旅行照相的工作;譬如:可以有一間光線好好的房子,以便完好的把照片陳列懸掛出來…
。 
 
是的,以上每一件事情,現在的我已經都擁有了,只不過,那間暗房已經是家裡堆放雜物的儲藏間了,所有的機器像是不必作戰的武器,每日光潔地佇在空間的各處,闇然無言。車子已經連換了二部,可卻從沒有在到過往昔去過的村莊與聚落;房子,也許是一處光線姣好的屋宇,只不過,僅掛了一張自己褪色的
1982年拍的照片,彷彿紀念著那個已經死去的攝影家之夢。」   

以下後記:(P.129) 
「這樣一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攝影集,還不如說是一本記載自身遷徙的旅途速寫來得恰當。 
一九八一年學會照相後,便開始從潮州這個小鎮用相機以及鉛筆記載著一些旅途中結識的人物和風景。 
很斷碎的記載著這個島嶼的某種和自身關連的一些情事。 
……… 
………
(中略) 
若干年前,我在島南端的海岸充員服役,是長於城市的自己,和庶民相處最長的時間,有近三年的光陰。那樣的村落,人,彼此用最直接坦率的方式相處著。 
 
彼時,因著職務因素,結識了一位年紀尚輕和自己相若著的漁人,他除了捕魚之外,有件事項頗吸引我的目光,即是『編輯』他的家人之照相本,不太完整的粘貼頁,貼著泛黃的爺爺奶奶到自己服役的各種照片,他日日都疼惜的檢視,擦拭著,終至我忍不住詢問起緣由,他的回答倒使自己頓慚起來。 
『難道你沒有嗎?我們這裡每個家庭都有一本…
』 
 
而,予多數人而言,想來每家人的『照相簿子』定義都是雷同的罷。 
 
那便是:不論裡面的人物,是富有、貧困、別離或聚首、老邁或再生、美麗和形陋,在本子上都是可以完好的並列的。 
 
也因為照片的並列,而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悅與自得。 
 
裡頭,紀錄了有關家人的一切。
」 
 
《燦爛時光》記錄了一個家族的青春璀璨與凋老年華,《照相簿子》說的是1980年代我們所生長的台灣島嶼上,一個年輕人曾經那樣端視過別人的生命。

都是最好的時光

06.jpg   
(圖:攝影:張良綱,收於《照相簿子》一書,頁130。)  

 

08.jpg   
 
 
(圖:攝影:陳輝龍,收於《照相簿子》一書,頁93。)這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愛的一張照片。 

發表於 2006416 10:43 PM

swenc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ANY0827.JPG 
  這本書的扉頁,有段開場白,
  很讓當時年少的我熱血沸騰,那句話是:
  「我們之所以存在,全靠那些記住我們的人。」


  一九七八年的時候,你幾歲?那年我滿十五,剛剛國中畢業,百無聊賴,
不知要不要繼續唸書,或是要終日無所事事的鬼混。也不知如果要升學的話,
要唸五專、普通高中、或是學得一技之長的職業學校。

  什麼都想不出來的那年夏天,我騎著剛買來的五十CC輕型摩托車,
來到了每個月至少必逛一趟的高雄六合路的某舊書攤。

  這攤某舊書店,除了兼賣黃色書刊外,也賣些被禁的政治書刊和部分奇異的文藝書刊。

  那一陣子,可能是因為老爸送我一台塑膠全自動相機的緣故,
到了六合路的這家舊書攤,總會不由自主的特別注意
跟拍照攝影有關的書,就這樣,
我發現了已經過期好多個月的《生活筆記》
這本有照片又有年曆又有短文的有趣本子。

  首先,我用定價NT.60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二十塊台幣買了這本書。
另外,我很被封面那張貼得很近戴著黑帽子的老先生的照片吸引。

swenc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聖誕到元宵,這期間無用品的生活證據公開

 thumb_49399373b72af.jpg ))70"xmas!!

年末年始。
(這一段時間,有些民族這樣稱呼它。
舊的年,即將結束,好的壞的,都要忘記,因此「尾牙」的日文是"忘年會"。
新的年,就要來臨,好的壞的,一律歡迎光臨,新年好。)

這一次,在"JINGLE BELLS"和"咚咚鏘"的樂音中,
看看我們地球人類為自己準備了什麼禮物。


(股票狂洩、裁員、通貨膨脹,連”無薪假”這種新假期居然都發生了。)

狀況遭透的喜樂季節中,這個時候,大人們,會不會特別懷念從前的這個時候。

(東京街角無意中抽取的聖誕明信片;
香港平安夜無聊用玩具相機拍下的畫面;
數十年前的成人雜誌,十二月號增厚版特刊封面是穿聖誕老公公制服的玩伴女郎;
叫做Jimmy Smith的爵士樂手也穿聖誕老公公的制服出現,
演奏著White Christmas等十首賀歲歌曲;
貓王,把他的豪宅印在叫做"If Everyday Was Like Christmas"的專輯,
長條CD打開後,豪宅立體地出現在我們手上;
上世紀末某古董拍賣會上,
限定私版本の鬼-西川滿裝禎限定兩百本的「元宵記」天價拍出;
天使們出現在經典的黑膠唱片封面,動人決定版的"Christmas Time";
一九五○“LOUIS ARMSTRONG AND HIS FRIENDS”唱片發行,
台灣大賣海賊版「WHAT A WONDERFUL LOUIS ARMSTRONG」;
一九七七到一九八○年台北出版的怪誕記事本"生活筆記",
年曆簿居然有這麼寫實的名字,第一本的扉頁上印:
「學習每天用短短幾十個字,將生活上的追憶和感受寫出來,是這本筆記最終的目的。」)

 
一個人,關於國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到農曆正月十五,
紀念品,究竟可以無用到什麼程度?

每年度最強力的消費季節。

看看,我都留下什麼?


(想想,你留下了什麼。)



陳輝龍 2008, 12月

swenc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